maxresdefault 

在天涯盡頭逆轉世界─褚士瑩

節錄自TRAVELER旅行者國際中文版

/丁文玲 /網路

 

從新生代踏入中生代,褚士瑩象徵了另一類型存在主義的崛起。有別於古典哲學總是掙扎於「我是誰」的命題,他既不想定義也無法定義「我」是什麼,「我」在這個世界上究竟佔有怎樣的位置,更是不甚重要。這樣的一群人,自我的慾望很小,對於大我的熱情卻很高,強調個人色彩在他/她們之中,似乎已經顯得過時而落伍,奇妙的是,不追求狹義的「我」,反而使得真我更顯寬闊,展現出無窮的實踐可能。

「只要投入所愛的事物,前路一定會自動顯現的」褚士瑩笑著解釋他的信仰。他表示,有意思的人生就應該表情豐富,不能加以限制,要呈現3D一般的效果:「看起來是種模樣,實際上,裡頭還藏著預料不到的豐富姿態,充滿驚奇。」

 

俗慾歸零 熱情無盡

沒見過褚士瑩的人,多半以為擁有台大政治系、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、開羅大學新聞系學歷,又周遊列國工作、旅行的他,應該是一身雅痞的裝扮吧。但有趣的是,近幾年來,褚士瑩已經很少穿西裝、襯衫、皮鞋出現了,他的服裝多半偏向大地自然色系,低調而溫暖,完全跳脫外界對雅痞形象的框架與成見。只見一個將近一百九十公分、黝黑帥氣的男人,偶爾盤起腿來舒服的露出裸足,有時把自己攏在一襲柔軟的手工毛衣長外套裡,一派輕鬆卻也散發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性感魅力,成熟且自信。

「我不是名人,也不是什麼型男阿!」褚士瑩摸摸頭笑說,他確實曾經任職跨國高科技業,也代言信用卡廣告,但那並不代表他的全部。近年來,他更關注的是,全球公益事業跨區域整合的議題,在強調環保、再生、永續、互助的公益前提下,他的生活型態,已經與注重表面光鮮亮麗的流行離的較遠了,反而更趨近時尚最前端領導人士們的追求,講究養生、綠色、資源重複利用等等意義感,也是一種世界潮流。

對於現在的褚士瑩來說,捲起袖子、褲管在緬甸的農田耕作,協助他們成立愛滋庇護工廠自給自足,是最聰明漂亮的生活方式。追逐名牌不如在心裡面燃起對社會與人群的熱忱,還有關懷。

npo1-1114            639667240_m

 

電子遊牧民族 逐感動而居

褚士瑩坦承,他向來界定自己為地球人,故鄉或國界不會構成他思考的障礙,尤其拜網路發達之賜,「只要能連得上網路的地方,就是家」他認為,人們與原生地如果能夠保持聯繫,就不需要經常飛回故鄉、增加排碳量,而可以停留在地球上其他需要自己的地方,一展所長。「我是一個電子遊牧民族、許多人其實也是因為網際網路,或多或少改變了他/她們的生活方式。」

褚士瑩透露,在過去的年代,旅行含有異鄉、他者的涵意,旅人用窺看、蒐奇的疏離角度面對他人的生活與處境,但進到網路訊息快速即時的年代,親身體驗代替走馬看花與拍照,成為了旅行時最重要的核心,只是,何謂真實的體會呢?當你走在未高度工商業開發的地區時,丟銅板給貧童施捨,其實不是一種體驗的方式,只是滿足了個人當下的惻隱私心與衝動,車馬飛機離開當地,所有的苦難就會被你拋諸腦後,回到生活與工作地以後,人們還是會購買血鑽石、喝著使熱帶雨林消失的咖啡、塗抹拿動物實驗與製作過程破壞植物生態平衡的化妝品,「世界不會因為這趟旅程,出現任何更好的改變,反而是浪費資源。」褚士瑩搖頭,他說,其實規劃一趟節約能源的公益旅行並不困難,端看人們有沒有真誠打開內在的感動之眼。唯有對造訪的人事物用心了解,才能體會別人的需求,伸出雙手,獻上友誼,產生良性的互動與影響。

 

網路人際關係 後空翻接觸未來

才剛要準備邁入四十歲,就出版了五十幾本書,演講超過數千場次,再加上無數主持過的廣播節目與上過的電視節目,可見褚士瑩雖然並非多話的人,卻熱愛與人溝通。他說話的聲音很緩和,總習慣先傾聽,而且是深度的傾聽,這種方式往往引來人們更多的回饋,他也相當樂在其中,認為這才是他要的對話品質。看來彷彿沒有什麼野心的褚士瑩認真的說,網路時代來臨之後,人們透過互相溝通,可以做的事情變得更多、更大了。曾經留學埃及多年,對於中東局勢有深入觀察的他,以近日由臉書、TwitterGoogle等引發民主改革列火,強人政權紛紛瓦解為例,說明一個人的小小夢想,如何像滾雪球一樣,成為一群人共同的夢想與大目標。

雖然學的是政治,但褚士瑩最鍾愛的,始終是跨國跨區域的非營利公益組織活動在曾出版的書中《在天涯的盡頭,歸零》(時報出版)中,他形容自己有如後空翻般,帶著全新的視野與心胸,因此得以和他想要幫助的人們打成一片,替自己帶來許多心靈的養分,讓他所經營的公益事業更加茁壯。褚士瑩說,可望同時兼顧靈魂提升以及達成夢想的朋友,不妨也像他淨空一下,屆時必定會有更多感動湧入,滋養生命的根源,帶來全新的可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